自2025年3月以来,学校在“落地、落实、落细”上下功夫,紧锣密鼓推进“ECE领军计划”落地实施,组织相关学院负责人、科研育人项目负责人、学科专家等深入研讨,精心制定了完善的培养方案。具体而言,该方案在课程体系上包含三条“主线”。
第一条主线是夯实ECE领域数理基础和共性基础。专家团队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新设计开发了交叉性数理基础课程,重构了面向科技前沿的高阶核心课程。
在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将强化共性核心基础,修读全部由教学名师和学术带头人建设和授课的数学和物理高阶核心基础课程、核心通识课程、人工智能基础课程、领域高阶核心基础课程。
到了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将以技术方向和“大科研”为轴心,深度对接科技和产业前沿,学习领域与技术方向的核心课程、前沿课程和本研衔接课程。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学校不仅向该计划学生开放全校所有优质示范性课程,而且每位同学都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个性化发展需求,自主设计专业课程模块,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18个优势本科专业中确定本科毕业专业。
第二条主线是全新设计的不同学科专业学生“在一起做科研”项目体系。
以“大科研”引领的“项目式学习”和以杰出人才引领的“科研探索”,是该培养体系的鲜明特色。9个参与学院以大科研团队为主体,将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科研项目、大工程与科学问题,转化设计为本科生探索实践与挑战的项目式课程,并按学生年级组建优质项目库,形成了“通感算智融合”“集成智能微系统”“太赫兹通信系统设计”等跨学科交叉、大科研转化的进阶式、挑战性项目课程体系。
学生可不受专业限制,完全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任意领域的项目,全过程在跨学科、跨学院的丰富资源中解决真问题、锤炼真本领,真正实现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在一起做科研”,双向奔赴、共同创新。
第三条主线是强化跨学科课外创新实践与课内项目探索的协同。
其中,面向本科一年级的“跨学科交叉的新生课外年度创新实践计划”,让参与计划的每位学生一进校就能在鲜活的创新实践中,唤起好奇、激发潜能,增强创新创造的勇气,收获赢得挑战的喜悦,并初步形成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
从本科二年级开始,学生将全过程参加“科研训练与科技竞赛体系”的培养锻炼,纵横驰骋“校-省-国”三级科技竞赛,在优秀学术人才的指导下,不断增强探索创新的勇气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