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一身本领
敢于去探索世界前沿的
卫星互联网电路干扰与安全措施技术
并将这种技术用于受灾人员的定位
他有一颗爱心
把专业知识用在编程科普教育
将程序设计的种子播种到幼小的心灵
让我们一起认识这位
2023年度成电杰出学生
软件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
罗家逸
罗家逸,中共党员,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下载伟德软件并安装2023年度“成电杰出学生”(本科生)。前6学期加权平均分93.20,专业成绩排名前3%,获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CCF 2023优秀大学生称号。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国际通信领域顶会ICC 2023论文,并在罗马国际会议上进行口头汇报;获得发明专利一项;获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泛珠三角+计算机作品赛国家二等奖、SAP中国研究院创新大赛全国15强。任班长、导生、院学生会外联部部长。推免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博。
执着探星,收获硕果
前6学期专业成绩排名前3%、获国家奖学金,罗家逸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认真完成课业任务之外,大一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台卫星设备的接入测试吸引了他的注意,这让他开始对卫星通信和探测技术产生兴趣。通过与老师的交流,罗家逸加入了复杂多维信息处理实验室,逐渐了解了卫星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方式。随着罗家逸对卫星技术的了解逐渐加深,他对这一领域的兴趣也不断增长。
大二时,为完成课题组分配的任务、研究卫星通信特点,罗家逸进行百万级IP探测,通过梯度特征组合修正大幅提高链路识别精度,发表专利一项。这项成果激起了罗家逸对星际通信技术的研究热情。
罗家逸参加ICC 2023论文国际会议(左一)
2022年,四川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卫星影像分辨率的不足以及掩体的遮挡,影响了受灾人员的定位救援。为提升应用的精度和效率,罗家逸提出将卫星定位与“社交网络位置预测”相结合,实现精确到街道的地理位置预测。在此基础上,他成功申报并结题中央高校重点科技平台开放基金项目,并以学生一作在通信领域国际顶会ICC 2023发表论文。罗家逸也受邀在意大利举行的国际会议上进行该项成果的口头汇报,并前往广西师大计算机学院进行相关学术主题报告。
罗家逸在会议上进行口头汇报
2023年,全球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快卫星网络的安全推进工作,这让罗家逸开始关注被忽视的卫星安全检测问题。他捕捉卫星组网节点的时序演化信息,缩小现有异常检测模型在模拟和现实场景中的精度损失。该项成果已经以学生一作投稿至CCF A类国际期刊TPAMI。
CCF优秀大学生领奖合影
孜孜以求,潜心科研
从最初的试探与尝试,到后来的融入与享受,罗家逸对科研竞赛的感情渐渐浓厚。
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罗家逸初次参加的比赛。他所在的团队在项目《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确权流通系统》开始阶段,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架构,包括前后端技术的选择以及区块链技术的深入了解,导致了开发任务分配混乱,出现多人同时修改同一组件的冲突,这导致了最终产品在用户体验方面存在不足。
尽管情绪低落,但他仍然不断摸索。队友之间缺少默契、沟通交流不够是罗家逸在次次反思中总结出的原因。因此,在后来的竞赛中,罗家逸会注重寻找契合的伙伴,也会定期组织开会让大家汇报任务的完成进度。“及时找到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然后大家齐心协力一起解决,这会让备赛、比赛更顺利。”罗家逸说道。
六次担任队长,罗家逸斩获6项国家级以及10余项省部级学科竞赛奖项。他开发的作品《e购-随车智能营销平台》希望拓展销售市场,利用乘客在网约车内的时间,开发便利店的移动店。该项目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并得到四川元智谷等公司共50万元资金赞助。
全面发展,遍地开花
被问到繁忙的学习之余,为什么还有时间精力参加这么多的学生工作,罗家逸说:“刚进大学的时候我懂得不多,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所以就想在每个领域都去探索、尝试。”正是因为这份少年的热情与无畏,罗家逸全面发展、积极参加各种学生工作。班长、导生、院学生会外联部部长、双创中心助理、学生科助理,都是罗家逸身上的亮眼标签。
罗家逸参加扬帆计划
邱伟鸿是罗家逸曾经的导生,已保研北大。罗家逸初入大学校园的懵懂迷茫,在这位学长的悉心引导下逐渐消失。也正是因为这位有问必答的大哥哥,罗家逸后来也选择成为导生,将这种传帮带的精神一脉相承。
担任班长,罗家逸带领软件学院20级0922班获得了2022年下载伟德软件并安装院级优秀班集体的荣誉。同学突发疾病,罗家逸陪伴就医、彻夜未眠。担任导生,罗家逸带领的班级成绩名列年级第一;担任学生会外联部部长,组织举办多场技术讲座,罗家逸所在的学生会斩获全校十佳荣誉。每份荣誉的背后,都凝聚着他的坚守与付出。
罗家逸为患者导诊
参加各种志愿服务也是罗家逸大学期间难忘的经历。家乡南平市大力普及中小学编程,罗家逸在假期主动报名参加福建省共青团扬帆计划,成为了一名教育讲师。他走进5所中小学、3个社区,为共计500多名儿童开启了编程大门。能为家乡的孩子们普及编程,罗家逸感到无比自豪。疫情期间,身为中共党员的罗家逸报名成为南平市第一医院的一名防疫志愿者,给中老年患者导诊、看望白血病儿童,他用行动诠释着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罗家逸作为扬帆计划讲师接受福建南平市电视台采访
一路同行,乘风破浪
一路走来,罗家逸并非一帆风顺。支持他、陪伴他的老师、朋友都是罗家逸的坚实后盾。学院的戴瑞婷老师总是慷慨地表达对罗家逸的赞赏。“你做事情效率真高”、“不愧是你”、“这个你也可以试一试”,在戴老师的声声鼓励中,罗家逸慢慢有了成就感。
罗家逸和老师们(左一)
初次涉足学术写作,罗家逸选择的词汇并不专业,图表绘制也缺乏严谨,实验过程更是屡遇困难。在迷茫的时候,周帆老师和罗绪成老师的耐心指导让罗家逸逐渐找到了科技写作的方法与诀窍。“周世杰老师、洪磊老师、李周老师、靳琳老师、张馨滢老师、欧杰总经理……他们在我本科四年里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提起这些老师,罗家逸心中满是感激。
袁昊男是罗家逸保研期间的前辈。这位学长教会了罗家逸如何选择实验室、如何联系导师、如何完善保研材料……学长的暖心和热情将让罗家逸和他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ACT团队再续前缘。
罗家逸和博士师兄师姐们(左二)
对即将毕业的罗家逸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西南财经大学排名专业第一的女朋友顺利保研中国人民大学,和罗家逸未来三年的距离将从32km缩减到4.2km。“我们在大一迎新晚会上认识的。我那会儿本来挺迷茫的,就是因为她陪着我规划发展目标,我才最终决定朝着保研努力。”
谈到女朋友,罗家逸笑得很开心:“成杰答辩的时候我的心理压力很大,她每天都鼓励我,帮我挖掘身上的亮点。我做事情好胜心很重,所以陪伴她的时间相对来说少一些。她虽然偶尔嘴上抱怨,但行动上一直支持我。我真的很庆幸遇到了她,是她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罗家逸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今年九月,罗家逸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攻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从事可信图神经网络领域的研究。面对全新的环境和更高的学术要求,罗家逸真切地感受到,研究生生活比从前自己想象的“更具难度”。然而,尽管挑战重重,他依然充满信心:“有坚韧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应对将来的每一个难题。”站在新的起点,他积极探索,力求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我。罗家逸相信,只要保持拼搏精神,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终将会在科研道路上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罗家逸在北航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
罗家逸说:“成为成电杰出学生可能更多的靠的是勤奋加上一点运气,还有好多比我优秀的同学,我还得多加努力”。从成电校园出发,踏入北航校园深造,这位成电青年不忘初心、勇敢追梦。
谈到未来的发展方向,罗家逸说:“投身AI赋能卫星产业,是我的学术理想。如果可能的话,毕业之后我想回到母校任教。”
来源:电子科大官微
往期回顾